尚德悦能合同能源管理
  尚德悦能公司邮箱 2846009496@qq.com 尚德悦能公司电话 18706868874 尚德悦能企业邮箱 xinc658

"双碳"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的协同发展路径

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,中国提出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,推动能源体系向低碳化、智能化转型。综合能源服务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、优化供需匹配,成为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关键抓手。然而,当前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仍面临技术壁垒、市场机制不完善、区域协同不足等挑战。本文结合政策、技术、市场及区域实践,探讨其协同发展路径。


一、发展现状与核心挑战

  1. 政策推动与产业增长
    • 自2020年《“十四五”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出台,综合能源服务被纳入国家战略,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零星增长至2022年的2169家。
    • 但专项顶层政策尚未出台,与能源互联网、多能互补等宏观政策的衔接仍需加强。
  2. 技术与模式瓶颈
    • 能源大数据应用不足,多数项目仍停留在“驾驶舱”展示阶段,标准化与国产化程度低。
    • 关键技术如氢电耦合、虚拟电厂等尚未大规模推广,储能技术多场景适应性待提升。
  3. 市场与机制矛盾
    • 电力现货市场、碳交易机制不成熟,碳价仅为欧盟的1/10,企业转型动力不足。
    • 能源与产业空间错配问题突出,西北风光资源与东部高载能产业需求存在输送瓶颈。

二、协同发展路径

1. 政策协同:构建多层次制度体系

  • 顶层设计强化:制定综合能源服务专项政策,明确技术标准与产业边界,推动碳市场扩容至钢铁、建材等高耗能行业,提升碳价激励。
  • 区域试点示范:借鉴雄安新区“源-网-荷-储”一体化模式,建立跨区域能源协同机制,优化风光资源与负荷中心匹配。

2. 技术创新:驱动全链条能效提升

  • 关键技术攻关:加快电厂灵活性改造、多端口能源路由装置研发,推广虚拟电厂和卡诺电池技术,提升系统灵活性。
  • 数字化融合:推动“云大物移智链”技术与能源系统深度融合,建立统一数据标准,实现能源-生产-能效全链路优化。

3. 市场协同:完善交易与金融生态

  • 多元化交易机制:推广绿证交易、合同能源管理,探索碳金融产品创新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。
  • 财税支持体系:对中小型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实施税收优惠,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储能、氢能等前沿领域。

4. 区域协同: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模式

  • 资源禀赋导向:在西北地区发展“风光储一体化”基地,东部沿海布局分布式能源与海上风电。
  • 城市群联动:参考常州“发储送用”生态闭环经验,构建城市级能源互联网,推动工业余热、建筑节能等场景应用。

三、案例实践:雄安新区的启示

雄安新区通过“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新路径”探索,建立了以数字化为核心的能源管理平台,整合地热、光伏、储能等多能互补系统,实现区域碳排放强度下降30%。其经验表明:

  • 规划先行:需精准匹配负荷特征与资源禀赋,规避技术路线风险;
  • 生态共建:政府、企业、公众协同参与,培育“从能到㶲再到碳”的节能意识。

四、结论与展望

综合能源服务的协同发展需以政策为引领、技术为支撑、市场为纽带、区域为依托,形成“四位一体”推进机制。未来,随着碳管理体系综合服务平台推广、电力市场改革深化,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生态,为“双碳”目标提供核心支撑。

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news.sundenergy.cn/"双碳"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的协同发展路径.html | 尚德悦能零碳节能服务

尚德悦能节能改造
该文章于2025年03月11日发表在 专题文章 分类下
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: "双碳"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的协同发展路径 | 尚德悦能零碳节能服务